中信期货:发挥“期货+”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赋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任务,也与中信集团“十四五”时期“五五三”战略高度对接,中信集团综合金融服务板块、新消费板块和新型城镇化板块契合“三农”发展方向,助力地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中信力量。


中信期货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号召,在中信集团、中信证券的引领下,深耕细作、务实重行,践行国有金融企业责任,进一步完善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充分利用自身多元金融资源优势,深入产业一线,聚焦风险管理,丰富期货创新业务服务企业的手段,加深服务实体经济的程度和有效性,逐步探索产业帮扶中创新业务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做出示范效应。


01


推进“订单收购+期货”项目,直接服务农企农户


与“保险+期货”项目相比,“订单收购+期货”专业帮扶项目处于刚起步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该模式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涉农企业为支点,帮助和带动农户、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更好地融入农业产业链。在稳定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亦能有效保障农业生产主体的收入稳定性。在现有成熟的“保险+期货”模式中,引入基差收购环节,运用场外期权,实现对收购进行多次点价,既对农产品销售价格进行托底,又为下游企业的收购货源提供了稳定保障,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可以实现对农业全产业链的风险管理。

中信期货两家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运用含权贸易、基差收购、场外期权、约定购回等创新方式,帮助农业产业链企业管理价格风险。含权贸易是将衍生品与现货贸易相结合的新型贸易模式,可以将期权以及期权组合转换成现货定价方式,并体现在现货购销合同中,协助企业管理价格风险。期权是有效消除非线性风险的工具,使用含权贸易不仅可以保护上下游企业免受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和现货贸易违约风险的冲击,通过做市商的介入,还可以促成本不能达成的贸易,增强整体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并促进现货贸易。

约定式购回业务是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帮助大宗商品客户实现流动性需求的主要手段之一。将存放于指定仓库的现货、标单或其他形式的仓单销售给风险管理子公司,并约定远期购回该仓单或现货从而实现存货变现目的,企业在销售周期内择机购回进行销售获得更高的利润。此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企不同期限的资金需求痛点,获得资金支持用于再采购,提升经营规模,为购、销两端保驾护航,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节奏。

目前试点项目存在农户难以组织的情况,同一区域的农户希望起保时间统一、方式统一及保障程度统一等诉求,各期货公司的产品设计也存在各具特点、结构不一的情况,给项目实施联动带来阻碍。若引入当地大型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向合作社或农户收货,将种植户生产与销售环节打通,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域阻碍和农户分布分散的问题。同时也能引导产业链更多地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来规避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实现产业链良性循环。


02


深耕“保险+期货(权)”项目,创新探索新思路


自201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发展“保险+期货”,服务“三农”。“保险+期货”已成为中信期货运用专业优势进行精准帮扶的有力抓手。截至去年年末,公司累计开展“保险+期货”项目101个,涉及期货品种12个,为18个省及自治区78个县的44.8万户农户、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提供保障,承保货值超43亿元,已完成项目赔付金额9238.72万元,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导更为灵活多样的项目补贴方式。联合各地保险公司,与各级政府积极沟通,建议除传统政策性补贴外,增加对“保险+期货”项目保费的支持力度,项目类型不限于交易所主导项目、政府主导项目,也要对新型农业主体主动参与“保险+期货”的项目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各种类型项目的资金支持比例可以有所差异。形成以交易所和政府主导项目为引领,推动“保险+期货”逐渐商业化运转的局面,这样对未来农产品市场抗风险机制的完善更有帮助。联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共建新型补贴联动机制:一是成立调研组或专家库,对每年种植养殖情况、消费情况、生产成本等情况进行调研,确定新一年度“保险+期货”项目的价格区间和规模;二是根据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经营情况、分类评级情况划定可参与项目招投标的经营机构范围,减少无序竞争,定期对名单内经营机构进行调整;三是加强资金扶持以及配套政策考核和引导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手段确保农户理赔受益。

加大“保险+期货”模式的市场宣传和培育力度。交易所、政府、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相互合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点带面,树立典型。中信期货利用分支布点广的优势,积极号召全国48家分支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下基层活动,将“保险+期货”项目推广逐渐常态化,重点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及合作社等涉农主体及农户代表沟通交流,走访调研,了解各方痛点,对产品进行升级优化,做到农民“用得上”、政府“愿推广”、保险公司“可持续”的多赢局面。持续为基层干部、乡村产业带头人、技术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发挥自身优势,补齐小农户短板,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和收益。


03


精准帮扶,助力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增加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坚实基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集中力量、精准帮扶,才是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帮助当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在过去一年里,中信期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切实需求,捐赠专项产业帮扶资金用于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创建达标美丽果园、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等,为农业稳产保供、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直接作用。

下阶段,根据中信集团一区三县对口帮扶总体要求,发挥产融优势,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方面的合作诉求,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大帮扶格局,中信期货将立足主责主业,在集团综合金融服务板块中积极发挥作用。


04


多措并举,打造全产业链帮扶新模式


自2017年在黑龙江落地首单“保险+期货”业务,中信期货连续多年积极投入当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从种植类到养殖类、从价格险到收入险、从政策险到商业险,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项目险种不断丰富。中信期货已经摸索出各级政府、金融企业、实体企业紧密联动的“佳木斯模式”,在当地开展项目的实践经验表明,“保险+期货”是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服务“三农”的重要工具。中信期货将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助力“保险+期货”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为保障农民收入稳定性、保护农村生产积极性、保卫国家农业安全性贡献更多“期货智慧”和“期货力量”。

疫情期间,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和省级防控疫情重点物资保障企业,为了满足疫情防控需要,该公司紧急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加紧生产普级酒精和乙醇消毒液。考虑到玉米价格上涨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对酒精价格造成抬升压力,中信期货积极响应中央利用金融工具支持实体企业共同抗疫的号召,为该公司量身制定了一套“保险+期货”组合期权方案,并捐赠保险费20万元,实现了通过衍生品工具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显著效果。

2021年中信期货在黑龙江佳木斯汤原县玉米收入险全县域覆盖项目中附加基差收购项目,引入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户的玉米进行托底收购,通过在收购合同中赠送看涨期权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二次点价”的权利,收购玉米现货量初步预计2万吨。基差收购模式的加入,为收粮企业锁定了稳定粮源,也为当地农户在卖粮环节实现二次增收,实现了共赢。

中信期货与汤原县、桦川县已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与当地多个基层党支部建立党建结对共建,“以党建促共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同时结合“以购代捐”消费帮扶模式,采购名特优农产品有机米和渔稻米等,下阶段将协助当地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学习现代营销方式,挑上网上销售的“金扁担”,不断拓宽农产品销路,带动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提供产业帮扶总体解决方案,能够让帮扶变“输血”为“造血”,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以延长产业链和提高商品率为突破口,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高质量产业链,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持续提升帮扶产业规模和质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和增收。“目标不变、干劲不松”,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力,让农业农村走进现代化、融入大市场的道路,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深圳市期货业协会